Round 3 (2017.11.6-12)
讓一切隨風
劉家俊
我參與了一個由新亞同學發起的聯署聲明行動,其目的是要反對一個書院管理層無理的決策。這個行動剛開始時聲勢浩大,其後,名字數量沒有再增加,事件亦沒有因為這些名字而改變。聯署失敗,事件也不再受關注。
名字數量的多寡或許意義不大,人們真正重視的是那些名字所代表的人的地位。我們這些平凡而沒有「質量」的名字,只會被忽視和打壓,最後只剩下那一點點的殘餘痕跡,再難以分辨是甚麼名字。
似乎,許多事情都是一鼓作氣,再而衰,三而竭。
此曾在(3)
杜海銓
斷斷續續三天以來,一直在守護他,並經歷其所經歷的一切。發現最幸福的時間是純粹看著他在微風下擺動。

圈養我們
蘇翠、黃以靈
我們二人在錢穆圖書館對出的空地上用粉筆畫了一個圈,然後坐在圈中,進行兩小時的對話。對話內容是隨意的閒聊。圈外會有指示:「可以對我們做任何事,但請勿進入圈內。」圈內的人不與圈外的人直接交流。
其間有途人進入圈中或離開。進入圈中的途人成為我們圈養自己的一份子。
I Fix White Wall
陳俊軒
你好,我是鈦白。
我只想告訴你們,這是白牆。
當你看見我的名字,代表此牆需要修補。
提早跟你們說,再見。
你已被相處了
王昱珊
透過跟蹤隨機對象,探究私人空間和公眾場間的灰色地帶,以及對私人空間的介入行為。人們擁有同等權利行走每個街道與角落,我利用隨機被跟蹤者之身體及動作作為人體寫生媒作。而在觀察被跟蹤者時,也許會比對方自己更留意到一些屬於他們身體部位的細節,以及行走時的小動作。在行為上,我的確在對方不知情下觀察其身體各部位,甚至將之紀錄下;但在意識上,我並無侵犯對方的意圖,並在最後將作品「送」給他們,「送」的舉動同時能模糊了作畫時的「介入」行為。行為和意識的呈現於作品當中作出角力。
估領袖
曾天美
1. 選定目標。
2. 一邊跟隨,一邊複製目標肢體動作。
3. 尾隨至私人場域後離開
4. 返回起點,重新開始。
5. 直至指定時間完結,結束行為。
我想你見到我、我想你留意我、我想你鍾意我
張凱婷
做「彩色吊絲蟲」的原意是想人們留意到他的存在,大自然的空間是共用的,不要糊裏糊塗地撞向吊絲蟲再認定這是蟲的錯。
顏色轉為彩色是希望改變人們對蟲蟲的觀感,但一切也事與事違。人們同樣害怕吊絲蟲,彩色的模樣則被解讀為「劇毒品種」,更會騷擾甚至惡性毀壞。掛上六條「彩色吊絲蟲」,只有一條顏色低調、位置較少人經過的逃過一劫。
「彩色吊絲蟲」是裝置,吊絲蟲是生命,有必要為了空間而用「敵對」的心態對待生命嗎?

尋找午睡
黃亭陶
有天遇到一個可以裝起自己的箱子,於是便鑽了進去。午睡很重要,可是沒有人知道它在哪裡。